采美阿积 采美365网 2020-08-17 18:02:23 104
化妆品分类定义:以涂抹、洒、喷或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芳香、改变外观、修正人体气味、保养、保持良好状态目的的产品。
化妆品的基本需求:安全性和功效性
化妆品安全性关键是从原料做起
化妆品技术发展历程:
第一代:以天然动植物油脂对皮肤作单纯的物理防护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7世纪期间,人们在祭祀活动时,会把动物油脂涂抹在皮肤上,使自己的肤色看起来健康而有光泽,这算是最早的护肤行为。

古埃及人用粘土卷曲头发

古埃及皇后用由铜绿与油脂混合而成的眼线膏描画眼圈,使睛显得大而明亮

中国古代喜好用胭脂抹腮,用头油滋润头发,衬托容颜的美丽和魅力。

中国古代化妆品的代表:胭脂、鸭蛋粉、头油、香囊

第二代:以油和水乳化技术为基础的化妆品
二战后,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以矿物油为主要成分加入香料、色素等其他化学添加物的合成化妆品诞生。凭借矿物油锁住角质层的水分,保持皮肤湿润,抵抗外界刺激。
但同时,油类也会阻碍皮肤呼吸,导致毛孔粗大,引发皮脂腺功能紊乱。

雪花膏,是早期有代表性的护肤膏霜,成分主要是硬脂酸、甘油、山梨糖醇。雪花膏含水较多,微生物容易污染滋生,发酵后产酸产气,易酸败。

冷霜的主要成分是液体石蜡、地蜡、凡士林、蜂蜡、合成脂肪酸酯类、各种乳化剂、硼砂等,盛放在金属盒中。由于含油分很多,常添加适量抗氧剂,防上油脂酸败产生腐臭味。

第三代:添加各类动植物萃取精华的化妆品
从皂角、果酸、木瓜等天然植物或者从动物皮肉和内脏中提取的深海鱼蛋白和激素类等精华素加入到化妆品中,但由于皮肤结构所含营养成分无法深入肌肤内部进行护理。


同时,也有不法厂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利用人们求快心态,在化妆品中加入激素等特殊成分,做成“三天美白”“七天祛斑”等功效型产品。

如添加雌性激素让肌肤白里透红,用重金属汞美白祛斑,造成使用者肌肤铅汞中毒,患上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严重的皮肤病。

危险化妆品对人体皮肤的巨大伤害危险化妆品会导致皮肤变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红血丝)、局部多毛并出现易长暗疮、易敏感等激素依赖性皮肤炎症。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安全健康化妆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第四代:细胞护理化妆品
基因时代:EGF细胞生产因子,生物抗衰产品的出现。采用全新的技术,更严密,更科学,有严格的临床和实证。

细胞护理化妆品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仿并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并复配到化妆品中,以补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老、修复受损皮肤等功效。
仿生化妆品
采用生物技术制造与人体自身结构相仿并具有高亲和力的生物精华物质并复配到化妆品中,以补充、修复和调整细胞因子来达到抗衰老、修复受损皮肤等功效。


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形式组合而成,是介于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活性物质,在人体中原本就存在的,其主要功效是活化细胞,促进细胞增殖与分裂。
德玛莉仿生肽是按照肽而创造出来的。HP仿生肽能与各类肌肤所需营养的最佳成分相结合真正高效的达到对细胞内部激活,外部滋养的功效。
细胞及基因调控类化妆品
随着医学生物学的进步和发展,对皮肤细胞的发生、发展、老化过程的认识提高,通过细胞(干细胞)及基因工程延缓皮肤老化成为了可能。

基因工程生产的伯纳赫重组人源Ⅲ胶原蛋白重新定义创伤修复新理念:提高损伤部位Ⅲ型胶原蛋白含量,使皮肤创伤得以完整修复成为可能,改善皮肤中胶原蛋白Ⅰ型、Ⅲ型比例,避免损伤后僵尸脸形成,符合“婴儿”无疤痕愈合设计。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与皮肤损伤修复过程和修复质量紧密相关。而在创伤修复中,Ⅲ型胶原蛋白更为重要。当 Ⅲ型胶原蛋白比例高时,皮肤组织细腻柔滑。

基因工程与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突破性贡献
胶原蛋白是人体最丰富、最重要的蛋白质之一。人型胶原属于纤维形成型胶原,广泛分布于皮肤、内脏、血管系统等可扩展结缔组织中,在伤口愈合、胶原纤维形成和人类正常心血管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 摘自丁香园)
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使其在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方面具备高拉伸强度、生物降解性能、低抗原活性、低刺激性、低细胞毒性等特点。而胶原蛋白作为人工器官骨架或创伤敷料时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促进细胞粘附、与新生细胞和组织协同修复创伤等特性,这些都让胶原蛋白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在组织器官修复损坏中应用最为常见,在敷料、人工器官和美容等场景下也有广泛应用。( 摘自丁香园)
国内已经有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人体胶原蛋白产品,如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构建出了即便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剂也能形成正确三螺旋结构的胶原蛋白,不仅具备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学活性,还具备在分子量及物化特性不变条件下的可加工性,且没有免疫原性。 ( 摘自丁香园)
从传统动物组织提取,到基因工程,人源Ⅲ型胶原蛋白的规模性成果,对于整个医用生物材料临床以及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个突破性的贡献,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上也能够得到极大体现。( 摘自丁香园”)